各縣(區)人民政府、開發區管委會,市直各單位:
《關于進一步完善贛江兩岸濱江區域規劃管控的若干意見》已經市政府同意,現印發給你們,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。
附件:規劃管控區域示意圖
2020年8月7日
(此件主動公開)
關于進一步完善贛江兩岸濱江區域規劃管控的若干意見
隨著我市經濟社會迅速發展,“一江兩岸”城市空間格局已初步形成。2014年起,我市陸續開展了《南昌市“一江兩岸”總體城市設計》《南昌市“一江兩岸”詳細城市設計》和《南昌市“一江兩岸”規劃控制導則(含分區指引)》等一系列規劃編制工作。在規劃引導下,中心城區贛江兩岸形成了較好的城市風貌,并成為城市的一張魅力名片。
為助力南昌高質量發展,進一步提升城市“一江兩岸”風貌水平,需要完善贛江兩岸區域規劃管控,結合我市實際,提出以下規劃管控意見。
一、優化完善“一江兩岸”城市設計
結合城市發展實際,對現有“一江兩岸”城市設計進行優化,并補充增加城市高速公路環內贛江兩岸濱江區域管控相關內容,由市自然資源局統一做好城市設計的編制工作。具體如下:
(一)城市設計優化管控區域:具體為現有“一江兩岸”詳細城市設計范圍,北起贛江大橋,南至九龍湖過江大橋,東起沿江大道以東500-1000米的范圍,西至贛江大道以西500-1000米的范圍,總規劃面積約為25.67平方公里。
(二)城市設計增加管控區域:高速公路環內贛江兩岸濱江管控空白區域,其中:贛江西岸由北至南包括臨空經濟區(福銀高速以南)、經開區、九龍湖過江大橋以南、VR科創城等區域臨江第一個街區;贛江東岸由北至南包括高新區、南昌縣東新區域臨江第一個街區,揚子洲鎮及蔣巷鎮福銀高速以西區域。增加規劃管控范圍面積約106.4平方公里(其中:揚子洲鎮24.1平方公里、蔣巷鎮福銀高速以西區域43.3平方公里)。
(三)做好與儒樂湖新城相關規劃的協調。鑒于儒樂湖新城為贛江新區直管區,且已編制控規及城市設計。市自然資源局應做好“一江兩岸”城市設計與儒樂湖新城相關規劃的協調工作。
(牽頭單位:市自然資源局,配合單位:南昌縣、紅谷灘區、經開區、高新區、臨空經濟區)
二、將城市設計相關要求納入各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
(一)納入各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。各級政府應協同規劃、統一管控,將“一江兩岸”城市設計相關管控要求納入市、縣和涉及到的鎮三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,并嚴格實施。
(牽頭單位:市自然資源局、南昌縣)
(二)重點研究和制定蔣巷鎮總體規劃。因涉及城市發展重大戰略性選擇,蔣巷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應在市、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穩定后,由南昌縣組織編制,經市規委會審查通過后,報市自然資源局備案。在總體規劃編制過程中,應站在長江流域“共抓大保護、不搞大開發”的理念和全省、全市建設生態文明的高度上,深入研究蔣巷鎮發展定位和發展目標。
(牽頭單位:南昌縣,配合單位:市自然資源局)
三、編制和優化控制性詳細規劃
市自然資源局、南昌縣負責編制和優化相關區域的控制性詳細規劃,將“一江兩岸”城市設計相關要求納入控規。南昌縣管控區域相關控規需報市自然資源局審核、備案。
(牽頭單位:市自然資源局、南昌縣,配合單位:紅谷灘區、經開區、高新區、臨空經濟區)
四、市縣協同,加強城市設計管控工作
南昌縣管控區域內臨江第一個街區的重要地標性建筑、重要城市節點和重要公共建筑(具體位置范圍在城市設計中明確)修建性詳細規劃及建筑設計方案應報市自然資源局備案,市自然資源局應在5個工作日內提出“一江兩岸”城市設計合規性審查意見,經備案同意后方可實施。
(牽頭單位:市自然資源局、南昌縣)
五、其他
嚴控新增區域內經營性項目實施。為避免濱江區域現有開發對城市“一江兩岸”風貌的負面影響,避免區域性重大基礎設施與發展項目的沖突,市自然資源局及各縣區應在相關政策和規劃出臺前,嚴控沿江第一層面項目的土地出讓、規劃報批和建設。近期暫緩蔣巷鎮經營性項目土地出讓、報批和建設。
(牽頭單位:市自然資源局、市行政審批局,配合單位:南昌縣、紅谷灘區、經開區、高新區、臨空經濟區)